互联网+”时代背景具有其相应的思维特征,互联网思维是面向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思维的四个核心观点和九大思维,是所有行业都要深思和深刻领悟的时代议题,其中包括草根参与、公平、民主、开放、共享、颠覆性创新等。借助于“互联网+”的学习方式,取消统一的上下课方式,推行长短课和大小课、拓展学习时间和空间,解决教学组织的一些教室等学习空间的安排问题,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定制”,从标准化“班级授课制”向“差异化和个性化学习”过渡。
教学空间形式上,教学物理内部空间逐渐开放性布局
近年来教学物理空间布局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室。“中国未来学校实验室”,物理上它由一间会议室和一个巨大的开放式空间组成,包括互动区、展示区、探究区、创造区、交换区、发展区等六个区。山东杜郎口教室里没有讲台,课桌每十个一组排成一张张条形“会议桌”,学生们或站或蹲、三五成群地大声讨论,老师也混在其中。
瑞典知识学校(Kunskapsskolan)没有使用传统的有走廊、有封闭空间的教室,而是采用更加开放的学习空间,知识学校一楼的竞技场是学校的核心,学校的所有学生都在竞技场周围汇合,竞技场周围的开放区域划分为多种学习空间,在这里年级之间没有分界线,可让学生以不同的学习方式工作,以便提供个性化学习。周围还有学习亭等,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自学和小组学习;竞技场上方阁楼部分是“个人电脑工作站”。在知识学校,老师没有所谓办公室,他们无时无刻不是和学生在一起,包括喝咖啡的地方,也是和学生一起。
班级组织形式上,采用“一人一张课表”组织学习
学校教学组织形态逐渐走向私人定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打破行政班,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选修制),形成不同学科的教学班(走班制),就成为解决这一痼疾的良方。
”一人一张课程表”已经成为当下教学改革中课程开设的主要形式,学生个性发展得到了充分地关照,学生民主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基础(regular)、优等(honors)和高级(Advanced Placement)等不同水平层次的课程。十一学校分校“走班制”下沉至小学六年级,走班后,其中130多位小学生就有130张课表,每个人自己给自己安排课表,不再有固定的班级和班主任。从而使传统的按照年龄分层和“螺旋式上升”的学科逻辑设计的教育系统,被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弹性的制度设计取代。
北京二中2017年启动了应对新高考的走班排课,用最少的课时和资源完成新高考走班教学。通过走班制实施,一位10岁的孩子可能正在修读三年级的数学课程、四年级的语文课程和二年级的科学课程。如美国Altschool的实体,来验证其针对每个学生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学习”的理念,采用混龄教学,依赖信息技术深度参与,模拟真实的社会生态,帮助孩子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保证完善个性化学习流程,被称为“可以私人定制的学校”。
课堂教学组织上,采用跨课时、跨课堂、跨班级生态式课程
生态式课程,顾名思义,就是强调人性化、差异化和多样化课堂形式,课堂教学时长灵活性设计。传统标准化的40分钟左右的课堂形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课堂教学了,课堂必须要打破工业化社会的班级授课制的形式。中小学生课堂教学时长应该根据教学主题特点的需要,可以在15分钟到90分钟内安排。长短课、大小课“交错”进行,部分低年级取消统一下课铃声;尤其是近年来强调的综合实践活动、开放性实践活动、STEM整合课程、创客等,都可能跨域2次或者多次课,甚至延续更长时间。
”互联网+”学校课堂教学应该鼓励学校根据学科、课型、课程等积极开展长短课、大小课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有效利用跨界资源,让学习者在课上有更多的学习体验,让教师打破行政班级,跳出单元、课时、班级和课堂等传统教学的观念束缚,采用导师制、项目化学习、组群大课等,以生态视野重新审视课堂教学内容及其组织形态。如中关村三小,以超越传统学科、课堂和课时,统筹设计教学主题,建立一个个生态大课程,采用跨学科课程和项目学习,或以传统授课、“班组群”、小组学习和探究学习等形式,甚至以学期或学年为单位,形成一个科学的学习生态链条。
有的学校开设“快乐英语”“经典名篇人人读”“篮球”等选修课程,就是20分钟至30分钟一节课。有的学校开设60分钟一节的阅读课,给学生留出读书时间。北京四中依据学生能力和兴趣的分层教学进行课堂创新,从界限分明的分科教学中走出来,超越班级授课制,超越以班、课时为主的界限,建立一个生态的大课程。清华附小就课时安排而言,改变了以往40分钟的固定课时,长短结合,张弛有度。“基础课时”35分钟;用于整合课程的实施“大课时”60分钟;用于晨练、晨诵、习字等“微课时”10或15分钟;大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加长课时”90分钟。
学校教学活动流程逐渐演进为自组织形态
“互联网+”时代,教育的空间与机会得到极大拓展,以个性、体验、跨界为特征的学校组织形态深入人心。“学校改革的中心在于课堂”,课堂改革需要创造新的“学习共同体”,或者是围坐在一起进行合作式探究,重塑课堂教学结构,让教室成为“教与学”的公共空间和师生共同的“研究室”,开放办学,开放课堂。北京三十五中学建立的学部学院制、导师制,学长制等,从学校的制度设计了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互帮互助体系。中关村三小采用“班组群”的跨年级组合学习,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与同龄或者其他年龄段学习者共同学习,打造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或许未来学校的形态是一种自组织。
(本文选自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未来学校实验研究条目成果,作者朱永海。)
来源:未来学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