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以教育之光烛照和平之路

来源:办公室 | 文字:李静 | 摄影: | 编辑: | 审核:
发布时间:2025-09-15 10:31

2025年9月3日,这是一个举国上下振奋人心的重要日子,全体职工一同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式,在九月的光晕中构成震撼人心的蒙太奇——这是三尺讲台与万里疆场的时空交响,是教育星火与钢铁长城的世纪对话,更是80年前血染的教案与新时代数字教鞭的信仰接力。站在公司会议室上,隔屏望着广场上猎猎飘扬的五星红旗,耳畔回响着《黄河大合唱》的雄浑旋律,我的思绪随着天安门广场的阅兵方阵穿越时空。当"红岩"方阵的年轻学子们踏着整齐步伐走过观礼台时,他们胸前的红领巾在秋阳下如跳动的火焰,让我突然想起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份深沉,正是教育工作者传承历史、守护和平的永恒使命。

一、历史长河中的精神坐标

当屏幕中看到从网络安全到轰炸机近30多个整体的部队,神情坚定步伐恢弘的士兵迈向长安街的晨曦,会场里粉笔灰正从教育扉页的抗战诗歌上簌簌飘落;当歼-20编队在天安门上空划出81道彩烟,与教师胸前的党徽交相辉映。梅贻琦校长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教育工作者用生命守护文明火种,在防空洞里坚持授课,用教科书构筑精神长城。这让我想起公司正在推进的"三五工程"教育理念,我们何尝不是在新时代延续着这种文化坚守?

当阅兵式上"和平鸽"方阵掠过天际,我不禁悄悄拭去眼角的泪水。这些活的历史告诉我们,教育从来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扎根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基因。正如巴金在《灯》中写道:"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教育工作者更要为学生烹制精神食粮。

二、教育阵地的时代担当

在教职工大会上,董事长提出对公司事业拓展的展望和对同事们的新学期新岗位要求,治理效能“立、谋、精、协、远”的五字方针,引用"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论述时,我不禁想起我公司现目前十几所合作办学学校几万名学子的未来之托,今天的教育工作者虽不需直面硝烟,但同样肩负着塑造灵魂的重任。我们正在推进的"教育新基建"项目,不正是新时代的"文化抗战"?孩子们眼里的光芒就是最动人的勋章。

在基础教育投资领域,我们始终铭记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诲。去年启动的"小博士计划",让优质教育资源像夏夜流萤般点亮山乡。当看到帮扶学校传来孩子们朗诵《少年中国说》的视频时,我忽然懂得,教育公平就是最深沉的反战宣言——当每个孩子都能在知识海洋中扬帆,和平的根基才会更加牢固。

三、薪火相传的育人之路

此次新学期职工大会,让我们更加政治坚定,更加充满团队协作,更加具有终身学习和奉献的应答。我们目睹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恰如杜甫笔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我们正在构建的"四有"好老师培养体系,就是要让这种教育情怀代代相传。

面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浪潮,我们提出"教育3.0"改革方案。但技术越是先进,越需要人文精神的导航。我们今天更要培养师生"为天地立心"的胸襟。在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我们特意保留"手写板书示范区",因为知道粉笔与黑板摩擦的声音,是教育最本真的心跳。

夕阳西下,纪念活动在《胜利荣光》的合唱中落下帷幕。望着广场上渐次亮起的路灯,我想起里尔克的诗句:"有何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在教育管理的岗位上,我们或许不会经历惊心动魄的战役,但每天推进的课程改革、每项落地的教育政策、每个成长的生命个体,都在续写着和平年代的教育史诗。当明天太阳升起时,我们又将带着这份历史的重量,继续在基础教育的热土上深耕——因为深知,今日笔记本上写下的每个字,都是投向未来的和平鸽。



重庆西南大学基础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南区行政楼
邮编:400715 邮件:jcjyjtswu@163.com
电话:023-68251794
传真:023-68251794
分享
返回